雙循環下光伏產業有望迎來新發展格局
發布時間:2021/5/28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在世界各國不斷深入人心,全球太陽能開發利用規模迅速擴大,技術不斷進步,成本也顯著降低,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,許多國家將太陽能作為重要的新興產業。新技術與可再生能源的結合正在孕育新一次工業革命的基礎設施——能源物聯網。如果說上一次工業革命是以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為基石,那么新一次工業革命必將是以新的可再生能源為主力。相比較于地熱能、海洋能、風能受時間、空間等多因素的限制,太陽能在未來的能源替代中具有明顯優勢,市場占比也將更大。

2020年,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,光伏企業延續了擴產潮,經歷了價格波動、技術路線討論和尺寸爭議后,終迎來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平價時代。去年全球新增裝機規模達130吉瓦,同比增長13%。美國保持全球第二大裝機市場,越南躍居第三大市場,印度、西班牙市場則受疫情影響回落較大。預計今年全球光伏市場規模還將加速擴大,總計新增裝機將達到150到170吉瓦,全球光伏市場繼續保持增長,主要得益于中國光伏市場的恢復性增長,體現了行業發展韌勁。作為近十年內所有可再生能源類型中降本速度最快的能源,預期在2021年退出補貼之后將展現出超預期的成長性。
在光伏技術發展方面,去年行業技術創新活躍取得可喜成果。光伏電價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低于火電電價,成為最具競爭力的電力產品。光伏產業,十年是一個大周期,五年為一個小周期,現在又回到十年前“擁硅為王”的時代。與十年前不同的是,卡住中國光伏產業脖子的不再是歐美的競爭和技術壁壘,而是原材料價格上漲,產能緊俏,硅料、背板膠膜、玻璃依舊緊缺,各大企業為保障產品供應紛紛簽訂長單,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仍是成為企業競爭制勝的關鍵,這也是行業當前面臨的一些挑戰。
總體來看,經過十余年的蜇伏后,光伏產業終于迎來蝶變。目前,我國光伏行業在技術、產能、市場、發電量等方面均位居全球首位。受“碳中和”及“十四五”能源規劃等多重利好影響,光伏概念近期持續走強。光伏板塊是一個周期性顯著的行業,過去十多年來經歷過較大波動,且一度出現過行業性虧損,但以IDG資本為代表的一級市場投資機構近幾年曾屢次布局光伏行業。
作為新能源大領域中的重要一員,光伏行業近兩年憑借大漲行情獲得關注,成為繼白酒之后機構資金又一長期看好的賽道。光伏在社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,金融市場的支持也前所未有。光伏行業是高估值行業里面成長性比較強的行業,相對其他估值在40倍以上的行業,光伏的需求增長空間和長期盈利能力的確定性還比較高。雖然目前漲幅已經較大,但根據過去十年光伏行業數據來看,整體估值目前并沒有脫離歷史區間。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下,光伏板塊的爆發可以說是偶然中的必然,是蓄勢待發,并非一夜之間的炒作導致。
光伏板塊之所以能在二級市場大放異彩,主要有四點原因:第一,國家政策層面對新能源行業,特別是光伏產業給予充分支持;第二,隨著科技進步與產業鏈日趨完善,光伏發電的經濟性得到了驗證,平價上網得以實現,光伏行業正迎來供需兩旺、量價齊升的爆發式發展階段;第三,光伏本身作為兼具消費和科技屬性的順應產業趨勢的優質賽道,在產業、政策與資本共振下,有望持續保持高景氣度;第四,短期來看,今年在疫情之下行業出清加快,競爭格局大幅優化,龍頭公司業績超預期高增長。
去年超預期增長的光伏行業,今年會怎么走?整個“十四五”期間又會出現怎樣的趨勢?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開局之年,也是光伏走向全面上網的第一年!笆奈濉币巹澖ㄗh提出,降低碳排放強度,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,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行動方案,這是光伏行業的發展利好。光伏作為目前大力推廣發展的一種能源,在“雙循環”下將發揮重要作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。在內循環中,光伏發電作為可循環能源,可以保障能源供給;在外循環中,不斷升級、完善的光伏制造產業鏈將增強我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,推動光伏企業加快布局。在經歷了去年光伏組件原料上漲、組件價格上漲的風波之后,今年各組件大廠均布局垂直化體系,產能大幅上升,光伏行業的發展有望重回降本增效的主路線。多數業內人士認為2021年光伏行業的發展水平或將超越2020年,即便補貼逐步退出,裝機量仍將繼續保持可觀增幅。從長期看,光伏板塊是有投資價值的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twwwist.com/content/?492.html
相關閱讀
-
什么樣的建筑可以安裝光伏?
合創產業 -
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核心為什么是數字化?
合創產業 -
光伏整縣推進,如何快速排查屋頂資源?
合創產業